产品应用

OPPO-SP 硅基光子芯片研究利器


  芯片级的全光信号处理能力对发展新一代低功率通信系统至关重要,而硅基光子芯片所具有的可观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为解决片上光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途径。虽然在通信波段(1550nm附近)基于硅纳米结构的全光信号处理芯片已经被广泛报导,但是硅材料在1550nm强烈的双光子吸收,显著限制了其应用潜力。

  为了克服这个困境,近年来,硅光芯片的研究逐渐向长波长方向移动,当泵浦波长大于2150nm时,来自硅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效应可以被有效抑制,因此光功能芯片的性能(尤其是转化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目前硅光子芯片研究中常用的超快激光泵浦源是基于蓝宝石固体激光器的复杂而昂贵的OPO装置(典型售价150-200万元人民币,且需要水冷箱),这类激光器一方面在2000nm以上功率显著衰减(通常为几十个mW的可用功率),使得峰值功率不满足红外非线性研究的阈值要求;另一方面,该类激光器为自由空间输出,与大多数光子芯片研究所希望的单模光纤输出并不兼容。

 

1

基于硅光子芯片非线性效应的波长转换器件 (Nat. Photon. 4, 557)

  NPI推出的OPPO-SP是一款特别适合于硅基光子芯片研究的可调谐超快激光器。其在2μm波段具备宽带波长可调谐能力,可实现2000-2350 nm 范围内的任意波长的百飞秒级脉宽输出,全波段内输出功率均高于300 mW。该产品采用了精细的色散管理设计与严苛的非线性效应的控制,整体结构采用全保偏设计,输出端为标准保偏跳线输出,保证激光器的稳定运行,以及和光子芯片的高效率耦合。波长控制可以通过前面板旋钮进行精细控制,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后台控制。OPPO-SP弥补了市场上硅光研究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缺失,以超高地性价比换取了与昂贵的OPO/OPA系统相似的功能,成为硅光子学研究者手中的一把利剑。OPPO-SP也是红外超连续谱、红外泵浦-探测等研究用户的理想选择。